健康-health
我的位置:首页 >> 健康频道 >> 健康知识

为什么在高原地区会有沛水肿?

高原
地理上把海拔500米以上,地势平缓起伏不大的地区称为高原。在实践中发现,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区常有高原缺氧性特发病发生,而且随海拔的增高,发病率逐渐增加,所以,医学上把3000米以上的高原称为医学高原。
我国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500米,号称世界屋脊,云南丽江和香格里拉平均海拔近3000米,四川的黄龙、九寨沟、海螺沟等地平均海拔亦近3000米。许多游客。尤其是老年体弱者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

高原缺氧对人有什么影
氧是人体生理代谢的基本无素,空气中的氧经过呼吸进入肺到血液,再经血液循环到全身组织。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区,由于空气中的氧分压低,氧气含量只有内地的三分之二到二分之一,呼吸进入人体的氧也相应减少,不能完全满足机体的需要,造成机体的缺氧。缺氧对人体各系统机能都有影响,机体缺氧程度不同,所产生的反应也不同。进入高海拔地区缺氧较重时,一些代谢旺盛的系统和对氧敏感的器官则反应更强烈,甚至可能出现损害。
缺氧的典型症状有:头昏、头痛、恶心、哎吐、心慌、气促、烦燥、食欲减退、眨眼障碍、乏力等。高原地区的人常见嘴唇青紫和手指甲凹陷均是缺氧的表现.

高原寒...

“为什么在高原地区会有沛水肿?” 的相关文章

成人和新生儿血液中的氧分压相差多少

氧分压
  英文名称: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
  英文又名: pO2
   概念 ---为溶解于血液中的氧所产生的张力。动脉血氧分压(PaO2)正常约为13.3kPa(100mmHg),取决于吸入气体的氧分压和肺的呼吸功能。静脉血氧分压(PvO2)正常约为5.32 kPa(40mmHg),它可反映内呼吸的情况。
  简介
  参考值
  9.98~13.30kPa(75~100mmHg)
  分析变异
  pO2的误差一般不应超过5mmHg,CV小于3.1%。
  生物学变异
  pO2随年龄增长而下降,老年人pO2及O2Sat明显下降;体位变化...

血氧分压下降或血二氧化碳分压上升时,呼吸系统的活动会有何变化?为什么?

动脉血中Po2下降到10.7kPa(80mmHg)以下,可出现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加。切断动物外周化学感受器的传入神经或摘除人的颈动脉体,低O2不再引起呼吸增强。表明低O2对呼吸的刺激作用完全是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而兴奋呼吸中枢实现的。
  CO2是调节呼吸最重要的生理性体液因素,动脉血中一定水平的Pco2是维持呼吸和呼吸中枢兴奋性所不可缺少的条件。当吸入气中CO2含量增加到2%时,呼吸加深;增至4%时,呼吸频率也增快,肺通气量可增加1倍以上。由于肺通气量的增加,肺泡气和动脉血Pco2可维持在接近正常水平。当吸入气中CO2含量超过7%时,肺通气量不能作相应增加,导致肺泡气、动脉血Pco2陟...

气压过低对人体有什么影响

据推算大气的总重量为5.3×1014吨,它对每个成年人所施加的压力相当于15.0~20.0吨,这个压力可被体内压力所平衡,故平时感觉不出。

人体对气压的变化,一般能很好适应。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人们能正常生活。1964年,我国登山运动员成功地登上了8842米的珠穆朗玛峰,峰顶气压相当于0.3个大气压;相反人体对15个大气压的高压也能忍受。但如果短时间内气压变化很大,人体便不可能适应。

低压对人体的影响,是因为随着离地高度的增加,气压有规律地下降,气压越低,空气越稀薄,空气中氧分压也降低,肺内氧分压也随之降低,这样血红蛋白就不能被氧饱和,会出现血氧过少现象。在8~8.5千米高...

慢阻肺病人为什么要持续低流量吸氧?

合理选择吸氧时间:对部分平时无或仅有轻度低氧血症的病人,以及进行氧保健的人,每次吸氧时间为30—60分钟为宜,每天吸氧为2—3次,可适当根据身体情况增加吸氧次数。对严重气管炎 target=_blank>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伴明显肺功能异常、氧分压持续低于60毫米汞柱的病人,每日应给予15小时以上的氧疗。 2、注意控制氧气流量:一人吸氧时为1~2升/分钟,二人同时吸氧时为3升/分钟。因为有些疾病必须低流量吸氧,并且氧流量过大易造成鼻粘膜干燥,引起鼻腔不适。 3、注意氧气的湿化:制氧机制氧通过压缩机工作,其制出的氧气是干燥、热的气体,必须通过湿化瓶湿化、冷却气体,以保护鼻粘膜。 4、严格...

蛋白质的结构是什么

蛋白质分子中关键活性部位氨基酸残基的改变,会影响其生理功能,甚至造成分子病(molecular disease)。例如镰状细胞贫血,就是由于血红蛋白分子中两个β亚基第6位正常的谷氨酸变异成了缬氨酸,从酸性氨基酸换成了中性支链氨基酸,降低了血红蛋白在红细胞中的溶解度,使它在红细胞中随血流至氧分压低的外周毛细血管时,容易凝聚并沉淀析出,从而造成红细胞破裂溶血和运氧功能的低下。另实验证明,若切除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或胰岛素A链N端的部分氨基酸,它们的生物活性也会降低或丧失,可见关键部分氨基酸残基对蛋白质和多肽功能的重要作用。

所谓“分子病”,首先是蛋白质一级结构的改变,从而引起其功能的异常或丧失所造...
© 2011 ej38.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09004571号 | 网站地图 | 返回主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