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health
我的位置:首页 >> 健康频道 >> 健康知识

视觉传导路的组成以及各部损伤的临床表现


第一级神经元为视网膜的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第二级为视网膜的双极细胞.第三级为视网膜的节细胞,节细胞的轴突合成视神经,经视神经孔入颅腔形成视交叉,向后延续为视束.在视交叉中只有来自两眼鼻侧的纤维交叉,因此,左侧视束含有来自两眼视网膜左侧的纤维,右侧视束含有来自两眼视网膜右侧的纤维.第四级为外侧膝状体,其轴突组成视辐射止于距状沟周围的皮质

临床症状:

视力及视野障碍:
⑴. 视神经—— 同侧 全盲
┏中 部— 双颞侧 偏
⑵.视交叉┫
┗外侧部— 鼻侧 偏盲
⑶.视 束——对侧 同向偏盲
⑷.视辐射——对侧 同向象限盲(光反射存在,黄斑回避)
⑸.枕叶(视中枢)—— 对侧 同向偏盲 (刺激性病变:视幻觉)

视乳头异常:
⑴视乳头水肿—— 颅内高压
⑵视神经萎缩—— 视神经炎

“视觉传导路的组成以及各部损伤的临床表现” 的相关文章

?

????????????????k????????????????????????????????????????????????????????????????????????????????????????????????????????????????????????????????????????? (applexy)??????????????????k???????????????????? ?????????????????????????????????????????????????????????CT????? ??????????????????? ?????...

脑栓死是一种什么病状

      脑栓死有叫脑栓塞,是指因异常的固态、液态、气态物体(被称作栓子)沿血循环进入脑动脉系统,引起动脉管腔闭塞,导致该动脉供血区局部脑组织的坏死。
      临床上表现为偏瘫、偏身麻木、讲话不清等突然发生的局源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该病占脑血管病的15-20%。
      最常见的栓子来源于心脏,约14-48%的风湿性心脏病病人发生脑栓塞;心肌梗塞、心内膜炎、心房纤颤、心脏手术时易诱发本病;非心源性栓子见于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脱落、外伤骨折...

“三偏”的病理是什么?

只知道是内囊出血引起
偏身感觉丧失,对侧偏瘫,对侧偏盲
⑴偏瘫:出血灶对侧肢体偏瘫,偏瘫侧鼻唇沟变浅,呼气时面肌鼓起较显著并有漏气,伸舌时偏向出血灶对侧。急性期偏瘫肢体肌张力减退,腱反射消失,无病理反射。急性期后则肌张力逐渐增高,腱反射亢进,出现病理反射。
  ⑵偏身感觉障碍:出血灶对侧偏身感觉减退或消失。
  ⑶偏盲:出血灶对侧同向偏盲。

抛妇产的新生儿为什么会得蛛网膜下腔出血?能痊愈么?

1.一般治疗 出直急性期,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可应用止血剂。头痛剧烈者可给止痛、镇静剂,并应保持大便通畅。当伴颅内压增高时,应用甘露醇溶液脱水治疗。   2.尽早病因治疗,如开颅动脉瘤夹闭,动静脉畸形或脑肿瘤切除等。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8-17 23:54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见的病因为颅内动脉瘤和脑(脊髓)血管畸形,约占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70%,前者较后者多见。其他原因有动脉硬化、脑底异常血管网症(烟雾病)、颅内肿瘤卒中、血液病、动脉炎、脑炎、脑膜炎及抗凝治疗的并发症,但均属少见。
 
疾病描...

头痛之后开始持续头晕,恶心!

请问你是不是长期坐办公室,还有年龄多少了?一般这种情况属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指伴有局灶症状的短暂的脑血液循环障碍,以反复发作的短暂性失语、瘫痪或感觉障碍为特点,症状和体征在24小时内消失。病因本病多与高血压动脉硬化有关,其发病可能有多种因素引起。(一)微血栓:颈内动脉和椎一基底动脉系统动脉硬化狭窄处的附壁血栓、硬化斑块及其中的血液分解物、血小板聚集物等游离脱落后,阻塞了脑部动脉,当栓子碎裂或向远端移动时,缺血症状消失。(二)脑血管痉挛:颈内动脉或椎一基底动脉系统动脉硬化斑块使血管腔狭窄,该处产生血流旋涡流,当涡流加速时,刺激血管壁导致血管痉挛,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旋涡减速时,...
© 2011 ej38.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09004571号 | 网站地图 | 返回主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