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肢肌肉萎缩时有何症状啊
看看是不是前斜角肌损伤
斜角肌为颈部深层肌肉位于脊柱的颈部两侧,由前、中、后斜角肌组成。前斜角肌起于3到6颈椎横突前结节,止于第一肋骨斜角肌结节;中斜角肌起于3到7颈椎横突后结节,止于第一肋骨中部上面(肌纤维由内上斜向外下)。前、中斜角肌之间有一三角形间隙(称斜角肌间隙),由臂丛神经及血管束通过,后斜角肌起于5、6颈椎横突后结节,止于第二肋骨粗隆,该肌受3、4神经前支支配。作用是,如肋骨固定,该肌单侧收缩,使颈侧屈并回旋。双侧收缩,则使颈部前屈。若颈部固定,该肌收缩可上提1、2肋,助呼吸。
病因多因搬抬重物,或头颈后伸、侧屈位猛力扭转而致伤。症状为颈肩臂部疼痛无力,伤侧上肢上举时,疼痛减轻。病情严重、长久的患者,疼痛可向耳后及上肢扩散,手部小鱼际部肌肉萎缩,感觉异常、伤侧上肢发凉、肿胀等神经、血管症状。手的握力降低,或持物功能丧失。检查时,可在锁骨上窝处触及该肌钝厚、变硬、压痛并向上肢放散。也有在5、6颈椎横突处压痛并向耳后放散的病例。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抬高伤肢则症状减轻。
治疗:
用中药活血散、接骨散等中草药外敷,内服活血舒筋汤,独活寄生汤,四物汤。或中成药木瓜丸、稀桐丸...
斜角肌为颈部深层肌肉位于脊柱的颈部两侧,由前、中、后斜角肌组成。前斜角肌起于3到6颈椎横突前结节,止于第一肋骨斜角肌结节;中斜角肌起于3到7颈椎横突后结节,止于第一肋骨中部上面(肌纤维由内上斜向外下)。前、中斜角肌之间有一三角形间隙(称斜角肌间隙),由臂丛神经及血管束通过,后斜角肌起于5、6颈椎横突后结节,止于第二肋骨粗隆,该肌受3、4神经前支支配。作用是,如肋骨固定,该肌单侧收缩,使颈侧屈并回旋。双侧收缩,则使颈部前屈。若颈部固定,该肌收缩可上提1、2肋,助呼吸。
病因多因搬抬重物,或头颈后伸、侧屈位猛力扭转而致伤。症状为颈肩臂部疼痛无力,伤侧上肢上举时,疼痛减轻。病情严重、长久的患者,疼痛可向耳后及上肢扩散,手部小鱼际部肌肉萎缩,感觉异常、伤侧上肢发凉、肿胀等神经、血管症状。手的握力降低,或持物功能丧失。检查时,可在锁骨上窝处触及该肌钝厚、变硬、压痛并向上肢放散。也有在5、6颈椎横突处压痛并向耳后放散的病例。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抬高伤肢则症状减轻。
治疗:
用中药活血散、接骨散等中草药外敷,内服活血舒筋汤,独活寄生汤,四物汤。或中成药木瓜丸、稀桐丸...
“上肢肌肉萎缩时有何症状啊” 的相关文章
高烧、四肢无力、呼吸困难
考虑:格林巴利氏综合症
提问人的追问 2009-09-15 17:27 可是医院说不附合 格林巴利综合症的症状,排除这种可能了,今天又说可能是猩红热,又排除了,现在病人都转到重症监护了,该拍的片也拍了,CT、磁共振、尿、血全检了,就看不出原因来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9-15 17:31 另外要考虑病毒性脑炎,格林巴利氏综合症不能轻易排除,该病没有特殊的检查方法,诊断是经验性的回顾性的
提问人的追问 ...
提问人的追问 2009-09-15 17:27 可是医院说不附合 格林巴利综合症的症状,排除这种可能了,今天又说可能是猩红热,又排除了,现在病人都转到重症监护了,该拍的片也拍了,CT、磁共振、尿、血全检了,就看不出原因来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9-15 17:31 另外要考虑病毒性脑炎,格林巴利氏综合症不能轻易排除,该病没有特殊的检查方法,诊断是经验性的回顾性的
提问人的追问 ...
支架内再狭窄
我觉得如果是支架连接处狭窄,还是应该重视,一般应该放支架;不知道患者术后是否坚持服用波利维,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等,另外很重要的是要改变生活习惯,饮食和心态都要变才行。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肖长江副主任医师 到好大夫在线网站查看回答详情>>
咨询关于颈椎手术问题
近期是否有外伤史?最初是何时发病?是否请神经内科医生会诊过?没有看到您的核磁片子,根据您的叙述应当是脊髓受压时间较长,已经有变性,可能在核磁上看到髓内高信号影,或者已有脊髓空洞。单纯针对脊髓压迫而言,您应该做后路开门减压椎管扩大成形术,目的是解除脊髓压迫,给其以恢复的机会,但是能否恢复、恢复多少都是未可知的。理论上减压后也会因缺血再灌注而出现脊髓空洞,或使目前症状加重。没有对您进行问诊和查体,很多细节没有掌握,担心会误导您,请您将影像学资料上传。建议您就近前往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骨科刘一教授门诊,如对诊治结果有疑问可再次与我联...
21岁男青年,四肢无力,胸颈无痛觉,请教治疗建议?
您好,从发病年龄的部位来看以髓周动静脉瘘可能性大,首先采取保守治疗,一般需要4周左右,等稳定后再做脊髓血管造影。但是治疗的目的在于预防下次出血,对于脊髓功能的恢复帮助不是太大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李桂林副主任医师 到好大夫在线网站查看回答详情>>
帕金森的系统治疗
药物调整后若能有效控制症状,则可继续维持。药物不要随意增加和减少,要到关于此疾病有丰富经验的医生那里定期复诊调整药物。现在的医学水平还无法根治此疾病,药物和外科手术都可能有延缓疾病的进展作用。给你的建议就是,到正规医院就诊,可长期到具有丰富经验的神经内科医生进行药物调整,若药物控制不理想,则可考虑外科手术治疗(如脑起搏)。可参考访谈内容: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Y0Nzk5MzUy.html北京301医院(解放军总医院)功能性神经外科凌至培北京301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凌至培主任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