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习经验
热爱+恒心
在《黄帝内经》这部我国现存较早的中医经典著作中,对学习中医学的方法,曾作了精辟的阐述。此即《素问。著至教论》中所谓之“诵、解、别、明、彰”。《太素》卷十六脉论注称其为习医之道。我们以为这五个方面可以作为学习中医学所需要把握的主要方法与要求。 (一)诵
主要有两层意义,一是诵读。通过诵读可使学员对所学习的内容有一定广泛和概略的了解,这是学习的第一步。二是背诵,即对学习内容中的关键或重点必须熟读牢记。需要夸大指出的是,对于学习中医学熟读经典、背诵原文警句的确十分必要,应把背诵当作是打好基本功的重要方法之一,切勿偏废。《医宗金鉴·凡例》中说:“医者书不熟则理不明,理不明则识不清,临证游移,漫无定见,药证分歧,难以奏效”。可见“背诵”是为了书“熟”,书“熟”是为了理明,理明是为了识清,识清是为了正确地临床辩证。总之背诵的目的是要实用。假如药物的性能功效、方剂的组成配伍、经络的分布循行走向等等不能熟读牢记,那还能学好中医吗?当然...
“中医学习经验” 的相关文章
什么是中医?
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诊断与防治以及摄生康复的一门传统医学科学,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按照中国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名词,中医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 中医学中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科学”。而中医,是“起源与形成于中国,具有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等特点的医学”。中医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同时中医也指“中医药学科的专业职业队伍”,即中医师。 广义的中医,指的是中国境内所有的民族医学和宗教医学。如汉医、藏医、蒙医、苗医等,佛医、道医等等。
狭...
急慢性胃炎(中医:因肝脾不和导致)有哪些药物治疗?
治疗急慢性胃炎方一组 1。健中散结汤加减【处方】党参30克 白术20克 肉桂9克 茯苓30克 山楂45克 大黄9克 积壳9克 川朴9克 瓦楞子30克 代赭石30克 瓜篓仁30克 苏子6克 甘草3克 生姜3片 大枣5枚【制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适应证】各种慢性胃炎。 2。理气化瘀方【处方】广木香6克 制香附10克 元胡索10克 当归10克 赤白芍各10克 金铃子10克 青陈皮各6克 炙甘草5克【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适应证】适用于胃炎、胃窦炎等。 ...
中医如何精确的辨别阴阳
阴虚:中医名词,指精血或津液亏损的病理现象。 因精血和津液都属阴,故称阴虚,多见于劳损久病或热病之后而致阴液内耗的患者。 由于阴虚不能制火.火炽则灼伤阴液而更虚,两者常互相影响。 阴虚主症为五心烦热或午后潮热.盗汗.颧红.消瘦.舌红少苔等。 肾阴虚、肾阳虚是中医的一个术语,肾阴虚和肾阳虚是指中医讲的肾脏功能方面的症,我们平常讲肾虚,实际包括了肾阴虚和肾阳虚,也包括了阴阳两虚,但是现在在宣传上不是很细致,所以说解释不清,把有些问题混淆了。我简单的讲一下,这个涉及到中医基础理论,内容很多。 肾阴虚是一个物质的,肾阴和肾经是属于...
中医上讲十八反,十几畏来着,是指什么?
“十八反歌”源自:张子和《儒门事亲》 文: 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 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注:十八反列述了三组相反药,分别:甘草反甘遂、京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川乌、附子、草乌)反半夏、瓜蒌(全瓜蒌、瓜蒌皮、瓜蒌仁、天花粉)、贝母(川贝、浙贝)、白蔹、白芨;藜芦反人参、南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赤芍、白芍)。此后的《本草纲目》及《药鉴》等书所记,略有出入,但不如十八反。 “十九畏歌”源自:刘纯《医经小学》 文: 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 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
金华肠胃科中医专家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
根据你的情况,我可以给你提点建议
许多新鲜蔬菜如小白菜、韭菜、菠菜、卷心菜等均含有亚硝酸盐或硝酸盐,一般情况下这些蔬菜对身体没有不良影响。但当人处于腹泻、消化功能失调,或胃酸过低时,肠内硝酸盐还原菌大量繁殖,此时食入上述蔬菜,即使蔬菜非常新鲜,也会导致中毒而引起肠原性紫绀。
因此,当消化功能不好时最好到医院就医,在医生指导下合理选择饮食,并减少蔬菜的进食量。
1.早餐忌吃过多的蛋白质、脂肪类、肉类,因属酸性食物易致白天精神不佳。 如:火腿蛋三明治、小笼包、水煎包、烧饼油条、过甜的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