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health
我的位置:首页 >> 健康频道 >> 健康知识

维生素B对肝炎患者的作用




维生素是身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在肝脏内很丰富,与肝脏关系密切,直接参与肝脏的代谢活动。如患严重肝病时,维生素的吸收可发生障碍,引起各种维生素缺乏,因此要适当增加维生素的摄入,多食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其中应补充较多的是维生素B和维生素C。B族维生素对促进消化、保护肝脏和防止脂肪肝有重要作用,维生素B2是肝脏降解化学物质酶的辅助因子,可抑制某些化学物质诱发的肝细胞癌。维生素A对上皮细胞具有较强的保护作用,可抑制、阻断亚硝胺的致癌作用等。维生素C是人们所熟悉的一种维生素,它是一种还原剂,有抑制病毒的作用,较大剂量的维生素C能提高体液免疫,促进抗体形成,增加白细胞吞噬作用,增强抗病能力;维生素C可增加肝细胞的抵抗能力,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及肝糖原的合成,改善新陈代谢;参与肝细胞内胆固醇的转化,使其形成胆汁酸,最后形成胆汁排出体外,从而降低体内胆固醇的含量,并达到利尿利胆作用,消除黄疸及降低转氨酶,恢复肝脏功能;维生素C尚有结合细菌内毒素的作用,使之减少对肝脏的损害。维生素E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剂,可以保护细...

“维生素B对肝炎患者的作用” 的相关文章

慢性肝炎传染性



传染性:   急慢性肝炎都具有传染性,不过一般有一个传染期的,过了这个传染期就不会传染了,应明确是何种肝炎,比如1.甲型肝炎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消化道传播)。被甲肝病人大便污染的水、食物等,未经彻底消毒被人饮用或食用就很容易引起甲肝的暴发流行。近年来由水产品传播的甲肝屡有发生,泥蚶、毛蚶、牡蛎、醉蟹等均可成为甲肝病毒携带物。 因此,须严格消化道隔离。2.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比较复杂。①输血传播:经血液和血制品传播乙肝病毒。②医源性传播:由医疗过程中各种未经消毒或消毒不彻底的注射器、针头等引起感染。吸毒者...

肝炎可以治疗吗?



肝炎会传染的,乙肝最厉害,好象不怎么好治疗 本病呈世界性分布,据国外报道,90%以上输血后肝炎和25%以上急性散发性肝炎为丙型肝炎。我国目前由于献血员筛查的方法尚不够灵敏,输血后丙肝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①经血传播:HCV主要经血液或血液制品传播。输血后丙肝病毒的感染率与献血员的HCV携带状态有关。美国与日本的献血员抗-HCV检出率为1.2%~1.4%,意大利为0.9%,德国为0.4%。我国曾对588 名合格献血员进行抗-HCV检测,结果9.35%抗-HCV阳性,经PCR检查HCVRNA,说明抗-HCV阳性者大多具有感染性,...

有哪些注射药,可治疗慢性肝炎的



(1)α-干扰素(InterferonIFNα)能阻止病毒在宿主肝细胞内复制,且具有免疫调节作用。治疗剂量每日不应低于100万U,皮下或肌注每日1次,亦有隔日注射1次者。疗程3~6个月。可使约1/3患者血清HBV DNA阴转,HbeAg阳性转为抗-Hbe阳性,HBV DNA聚合酶活力下降,HCV RNA转阴,但停药后部分病例以上血清指标又逆转。早期,大剂量,长疗程干扰素治疗可提高疗效。副作用有发热、低血压、恶心、腹泻、肌痛乏力等,可在治疗初期出现,亦可发生暂时性脱发、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等,但停药后可迅速恢复。  ...

肝炎是由什么引起的



临床上将肝炎急性期过后,病程超过6个月而肝脏炎症仍持续存在者,称为慢性肝炎。慢性肝炎多是从急性病毒性肝炎转变而来,机体自身免疫功能紊乱,长期应用损害肝脏药物及机体对药物过敏,酗酒以及某种酶的缺乏,代谢紊乱等均可导致本病的发生。不同肝炎病毒的急性感染,转变为慢性肝炎的可能性显然不同。甲型和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在急性期过后,疾病自限,预后良好,不发生病毒持续携带状态,亦不转变为慢性肝炎或肝硬化;急性乙型肝炎约15%左右转变为慢性肝炎,约20%发展为肝硬化,约0.6%发生肝癌;丙型肝炎亦较多演变为慢性肝炎,据文献报道,丙型肝炎约有...

肝炎的早期症状?肝炎的早期症状有什么?



肝炎的早期症状。肝炎的早期症状有什么?肝炎的早期症状有什么?1、肝脏轻度肿大、2、巩膜或皮肤黄染,3、急性重症肝炎或演变成慢性肝炎时,会出现面色黯黑、皮肤粗糙、唇色暗紫等,还可能引起颜面毛细血管扩张,蜘蛛痣及肝掌。但是也有些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北京关氏国医馆是中国十大名医之一的关幼波一手创建的,对于肝胆类疑难杂症的治疗享誉中外。并且荣获了北京市科技成果一等奖。关老经常给国家高层领导看病,不过费用不高,北京人也很多去那里看病的。医院地址是:北京市西城区西四东斜街14号 你可以去咨询一下。
© 2011 ej38.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09004571号 | 网站地图 | 返回主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