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养生,中医有何好方子可供参考?
春天是一个气候交替的过渡季节,有些人冬季保健不当,过食辛热,真阴内耗,阴虚火旺;或恣食肥甘油腻,痰热内蕴,至春被时令之邪所引,向外发散,所谓冬郁而春发,常出现头晕眩胀,胸满气闷,精神倦怠,四肢沉重等脏腑功能失调之症。再加之气候时有反常,乍寒乍暖,一些年老体弱或患有宿疾者,就常常发病或旧病复发。所谓“百草回芽,百病发作”,即指此意。尤其在春分前后,慢性病最易复发,如偏头疼、胃疼、慢性咽炎、过敏性哮喘、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塞、精神病等最为常见。例如科学工作者对北京地区从1976年至1979年4806名患急性心肌梗塞病人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有两个发病高峰:一个在11月至1月,第二个在3月至4月,这两个高峰正是气候有较大变化的时候。又如精神病患者在气温多变的春天也最易发作,俗话说:“菜花黄,痴子忙。”据统计,精神病发病率以3-4月份最高。对于上述各种疾病在发病前要从精神、起居、饮食、运动各方面保健锻炼,做好预防工作;在发病之后,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此外,古代养生家认为春季还应服用一些中药,以调整机体功能,预防疾病。《千金...
“春季养生,中医有何好方子可供参考?” 的相关文章
中医治疗子宫性不孕症的方法?还有其他治疗方法吗?
中医是可以治疗子宫性不孕症的,在东莞,广东医学院附属生殖医学中心(4000513513)就可以治疗您的病情。
下面是中医,治疗子宫性不孕症的方法:
一、辨证选方 1.气滞血瘀 治法:疏肝理气,活血祛瘀。 方药:膈下逐瘀汤。当归20g,赤芍15g,川芎10g,桃仁15g,红花15g,枳壳15g,元胡15g灵脂15g,丹皮10g,乌药15g,香附15g,炙甘草10g。若气滞为主,胀甚于痛者加川楝子15g;血瘀为主,痛甚于胀,加用蒲...
请问中医里的伤寒和温病有什么区别?
浅议伤寒与温病 自温病学从医林之中独树一帜以来,一直存在着“伤寒”与“温病”的争论。 伤寒与温病的区分取决于症状反应 明清时期,一些温病学家在没有搞清楚温病和伤寒区别的情况下,便主观认为“伤寒是伤于寒邪”,“温病是伤于温热之邪”。其实,中医辨证论治所说的证,是人体感受风寒暑湿燥火等外邪后与人体正气相争所反应出的症状、证候来判断,而不依据感受的是什么外邪,因感受寒邪后,可反应出寒证,也可反应出热证;感受了热邪也可反应出寒证或热证。而温病学派特别注重病邪的作用,如吴又可在《温疫论》中指出:“疫者,感天地之厉气”,“此气...
求中医养生之道
中医学认为,人体要顺应四时阴阳之气的变化,才能长久地保持健康。而四季之中,气温、气压、气流等变化最为无常的当属春季。
春天是人体新陈代谢最为活跃的时期,值“百草回生,百病易发”,要特别注意起居劳作、精神调摄,要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萌生的特点,使自己的精神、情志、气血也能像春天的气候那样舒展畅达、生机勃发。
专家提示,因春天气温适中,湿度也适合睡眠,加上春天比冬天夜短,故能“春眠不觉晓”。这一季节,起居宜早睡早起,保持每天有充足睡眠;午饭半小时后应...
中医看病为什么要看舌头?
舌头是藏于口腔之内又易于暴露在体表的一个器官。中医认为五脏六腑的病理变化,常可以在舌头上反映出来。中医是怎样根据舌头上的表现来判断疾病的呢?我们知道,舌头是口腔中的一个器官,它是由很多纵横交错的肌肉组成的。它运动灵活,能辅助语言和搅拌食物等。舌的肌肉组织构成舌质,舌的表面覆盖着一层簿薄的粘膜,在舌粘膜上,有许多大小不等的突起,称舌乳头。舌乳头主要有三种,这就是丝状乳头、蕈状乳头和轮廓乳头。后两种乳头中有味蕾,能感受味觉。丝状乳头的顶端形成一层角化物质,舌苔就是由无数的丝状乳头的角化物质形成的。 中医看舌头,主要是分别观察舌...
中医的内伤发热,还有退热的方法和药
实火宜泻,虚火宜补。并应根据证候、病机的不同而分别采用有针对性的治法。属实者,宜以解郁、活血、除湿为主,适当配伍清热。属虚者,则应益气、养血、滋阴、温阳,除阴虚发热可适当配伍清退虚热的药物外,其余均应以补为主。对虚实夹杂者,则宜兼顾之,正如《景岳全书·火证》说:“实火宜泻,虚火宜补,固其法也。然虚中有实者,治宜以补为主,而不得不兼乎清;……若实中有虚者,治宜以清为主而酌兼乎补。”切不可一见发热,便用发散解表及苦寒泻火之剂。内伤发热,若发散易于耗气伤津,苦寒则易伤败脾胃以及化操伤阴,而使病情缠绵或加重。 【辨证施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