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冻疮的办法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土方子有的都给我说说?
冻疮发生于严寒季节,一般在气温5℃以下发生,至春季气候转暖后自愈,但入冬后又易再发。许多人一旦患冻疮后,每年一到冬季就复发。冻疮以幼儿、小学生最多见。手足、耳廓部位最易发生。症见局部皮肤发凉,出现暗紫红色或紫蓝色斑片,按之柔软。严重时出现水疱,破裂后形成糜烂或溃疡。遇热后自觉痒、灼热感及疼痛。迁延不愈者有硬结。重冻疮可遗留疤痕,对冷过敏冻疮机理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皮肤血管对寒冷过敏有关,也可能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及遗传因素有关。经常接触冷水的人易患本病。长时间生活在我国南北方某些沿海或寒冷潮湿环境中的人易患本病。 潮湿可加速体表散热,故冬季湿度大的地区,冻疮发生率较高。此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肢端血循环不良、手足多汗、缺乏运动、营养不良、贫血及一些慢性病常为冻疮的发病诱因。 预防冻疮主要是注意保暖、保持干燥、鞋袜不宜过紧,受冻部位不宜立即烘烤及热水浸泡。易受冻部位可搽凡士林或其他油脂类,以保护皮肤。未破溃的冻疮可用促进血液循环的药物,如10%樟脑醑或辣椒酊局部揉擦。民间用辣椒煎水局部烫洗,有一定效果。已成溃疡时应用...
“治疗冻疮的办法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土方子有的都给我说说?” 的相关文章
体内毒素通过中医如何排除
一点意见:
排毒方法推荐:
一,身体自己就能搞定排毒
其实人体就有一套很好的排毒系统,只要我们懂得正确的排毒方法一样可以达到排出毒素的效果。我们可以根据身体的不同部位进行有针对性的排毒措施。
1、肺部排毒
肺脏是最易积存毒素的器官之一,每天的呼吸将约8000升空气送入肺中,空气中漂浮的细菌、病毒、粉尘等有害物质也随之进入到肺脏。不但肺要受到伤害,有毒物质还能潜入血液循环“株连全身”。
排毒措施:
此时可借助咳嗽清除肺部的毒素,早上在空气清新的地方或雨后练习深呼吸,深吸气时先缓缓抬起双臂,然后突然咳嗽,同时...
急慢性胃炎(中医:因肝脾不和导致)有哪些药物治疗?
治疗急慢性胃炎方一组 1。健中散结汤加减【处方】党参30克 白术20克 肉桂9克 茯苓30克 山楂45克 大黄9克 积壳9克 川朴9克 瓦楞子30克 代赭石30克 瓜篓仁30克 苏子6克 甘草3克 生姜3片 大枣5枚【制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适应证】各种慢性胃炎。 2。理气化瘀方【处方】广木香6克 制香附10克 元胡索10克 当归10克 赤白芍各10克 金铃子10克 青陈皮各6克 炙甘草5克【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适应证】适用于胃炎、胃窦炎等。 ...
如何理解中医下的药物美容?
1、气病辨证:气的病证很多,损美性疾病中主要有气虚证、气陷证、气滞证、气逆证多见。其中气虚证和气陷为虚证,气逆证和气滞证为实证。 (1) 气虚证:是指真气不足,脏腑组织机能活动衰退所表现的证候。表现为:身倦无力、少气懒言、自汗、头晕目弦、劳累时诸证加重、舌淡苔白、脉虚无力。 (2) 气陷证:是指气虚无力升举脏器反而下陷表现的证候。表现为:头晕目弦、少气倦怠、便意频繁、久泻久痢、或见脏器(肛、胃、子宫、肝、肾等)下垂,舌淡苔白、脉弱。 (3) 气滞证:是指人体某一部位或某一脏腑的气机阻滞,气行不畅所表现的...
中医如何定义风湿和类风湿?
风湿 : fēng shī 1.中医病名。中医认为:阴阳失调,百病丛生。属痹症一类,指风和湿两种病邪结合所致的病症。弊病的病因很多,但不外乎外因和内因。《素问·痹论》中精辟地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 症见头痛﹑发热﹑微汗﹑恶风﹑身重﹑小便不利﹑骨节酸痛﹑不能屈伸等。 在目前治疗风湿病比较常用的是雷公藤、马钱子等中药、,如果是风湿的话一般可以治愈不复发,,但是目前在使用雷公藤等药的时候一定注意,因为个别患者胃不好的话,就要注意用药了,比如说饭后服用啊之类的 会对胃伤害减少,或直接采用对胃伤害不严...
中医好还是西医好
简单点说
西医有三素一刀,抗生素、激素、维生素、手术刀。
抗生素是现代人口长命的根本,人口平均年龄的增长主要依赖抗生素的发展,青霉素的使用也大大降低了战死人数,但抗生素的发展也引发了微生物的变异加速,或者说是进化加速,包括病毒在内的多种微生物现在依然没有有效治疗手段,依然依靠人体自身抗体。
激素是西医的另一把尖刀,在治疗人体免疫疾病和炎症等方面效果突出,保证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但强大的副作用让任何一个有良心的合格医生都望而却步。不过确实是好东西,作用迅速,实在。
维生素是纤维的分解成分,为人体所不能生产,主要靠肠道细菌分解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