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的传染性大吗?
传染性肝炎,可以分为黄疸性和无黄疸性以及病毒携带者。传染性肝炎是传染性肝炎病毒由患者的大便排除,通过手、水、苍蝇污染的食品而传染给别人,其中手的作用是特别大,其次是通过未经消毒的注射器来传染的。 急性传染性肝炎。主要症状有三期。第一期是黄疸前期,一般为2~6天。患者有低热或高热,周身疲乏无力,食欲不振,伴有恶心呕吐,害怕油腻的食品,右上腹部和右腰背部有程度不同的胀痛和不适。有的人最初症状像感冒的呼吸道为主的症状,如发烧、头痛、咳嗽,以及四肢酸痛等,所以先前不注意容易误诊为感冒。 第二期为黄疸期,除了极少人以外,一般患者此时不再发烧。最大特征而在巩膜上出现均匀一致的黄疸,以后皮肤黏膜也出现黄疸,小便为黄褐色如稀酱油样。这时期肝肿大和触痛比黄疸前期更为明显。黄疸期一般为1~2个星期,重者持续1~2个月。 第三期为恢复期,患者体温恢复正常,精神、食欲也恢复正常,黄疸渐渐消退,肝脏也缩小恢复正常。小便也渐呈清白色,这是患者除药物治疗以外还得注意休息,很快就可以恢复健康。
“肝炎的传染性大吗?” 的相关文章
肝炎的病人吃什么好?
肝炎病人不能吃烤鸭。水果最好是猕猴桃,它含大量维生素C,VC是抗坏血酸药物,有修复细胞功能,对肝细胞生长有益,强荐猕猴桃。食物一般主张低流饮食,也就是喝粥,有利于消化,肝炎病人会呕吐,嗳气等胃肠道反应,消化功能差,喝粥容易消化,少吃多餐。
肝炎患者的饮食原则为足量的蛋白、糖类、维生素、适量的脂肪与无机盐、微量元素并建议肝炎患者掌握科学的饮食知识,并根据自身条件的不同,针对性地进行食补,以达到配合治疗的效果。 肝炎患者适宜的食物有:鱼类含有丰富的蛋白...
戊型肝炎的特征
戊肝临床表现潜伏期10~60日,平均40日。根据国内3次戊型肝炎流行调查,其潜伏期为15~75日,平均36日。成人感染多表现为临床型,儿童为亚临床型。临床症状及肝功能损害较重。一般为亚临床型。临床症状及肝功能损害较重。一般起病急,黄疸多见。半数有发热,伴有乏力、恶心、呕吐、肝区痛。约1/3有关节痛。常见胆汁淤积状,如皮肤瘙痒、大便色变浅较甲型肝炎明显。多数肝肿大,脾肿大较少见。大多数病人黄疸于2周左右消退,病程6~8周,一般不发展为慢性。孕妇感染HEV病情重,易发生肝功能衰竭,尤其妊娠晚期病死率高(10%~39%),可见流...
肝炎怎么治疗
肝炎,通常是指由多种致病因素--如病毒、细菌、寄生虫、化学毒物、药物和毒物、酒精等,侵害肝脏,使得肝脏的细胞受到破坏,肝脏的功能受到损害,它可以引起身体珠一系列不适症状,以及肝功能指标的异常。而且目前的肝炎治疗疗效好的话还是武汉东方肝泰医院的911生物疫苗疗法还不错,针对肝炎的治疗有很好的疗效。
肝炎的传播途径
这要看你说的是哪种肝炎。1)甲肝 粪口,感染后可以获得持久免疫(2)乙肝 血液/母婴/性(3)丁肝伴发于HBV 缺陷病毒 母婴/血液/性(4)戊肝 粪口 (5)丙肝 RNA 粪-口
性生活
甲型肝炎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怎样预防和治疗?
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型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临床上表现为急性起病,有畏寒、发热、食欲减退、恶心、疲乏、肝肿大及肝功 能异常。部分病例出现黄疸,无症状感染病例较常见,一般不转为慢性和病原携带状态。 甲型肝炎传染源通常是急性患者和亚临床感染者,病人自潜伏末期至发病后10天传染性最大,粪-口途径是其主要传播途径,水、食物是爆发性的主查方式,日常生活接触是散发病例的主要传播途径。有报道甲型肝炎亦可通过血液传播和垂直传播(国外医学流传分册1994),尚待进一步研究。
甲型肝炎在流行地区多见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