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流如何用中医进行辩治疗
四中医辩症治疗. 1,风热犯卫 主症:发病初期,发热或未发热,咽红不适,轻咳少痰,无汗. 舌脉:舌质红,苔薄或薄腻,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 基本方药:银花15g 连翘15g 桑叶10g 杭菊花10g 桔梗10g 牛蒡子15 g 竹叶6 g 芦根30 g 薄荷3 g 生甘草3 g 煎服法:水煎服,一日1至2付. 加减:苔厚腻加广藿香,佩兰; 咳嗽重加杏仁,枇杷叶; 腹泻加川黄连,广木香. 常用中成药:疏风清热,辛凉解表类中成药如疏风解毒胶囊,香菊胶囊,银翘解毒类,桑菊感冒类,双黄连类制剂;藿香正气,葛根芩连类制剂等. 2,热毒袭肺 主症:高热,咳嗽,痰粘咯痰不爽,口渴喜饮,咽痛,目赤. 舌脉:舌质红,苔黄或腻,脉滑数. 治法:清肺解毒 基本方药:炙麻黄3 g 杏仁10 g 生甘草10 g 生石膏30 g 知母10 g 浙贝母10 g 桔梗15 g 黄芩15 g 柴胡15 g 煎服法;水煎服,一日1至2付. 加减:便秘加生大黄. 常用中成药:清肺解毒类中成药如连花清瘟胶...
“甲流如何用中医进行辩治疗” 的相关文章
中医和西医有什么区别啊?哪个好些?
中医和西医的区别
1 从病看: 西医所称的病,大多数是取决于病原体,或者就某种特殊病变的病灶而命名,或者就生理上的某种特殊变化而命名。总之,西医的病名,必取决于物理诊断和实验诊断,是比较具体的。中医的病,或与病因的性质而命名,或与突出的症状而命名,或从病机的所在而命名,虽然比较抽象,但它却往往能从整体观出发,局限性比较少。但科学还是不科学,至今不能说清。
2 从药看: 西药大多只有一种,复方的最多也只有几种。西药的剂量容易控制;中药就很难,处决于产地,制作的方法,存放的时间及条件等等。 西药这东西,不管是“内源性”和“外源...
糖尿病的中医疗法与哪些?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历史源远流长,现在临床上是如何利用中医手段来治疗糖尿病,有哪些优势,效果如何? 哪些患者更适合进行中医治疗? 尽管提倡中医辨治糖尿病,但中医专家仍有三个提醒:
1.不要擅自停、减西药
临床和实验研究证实部分中药确实存在一定的降糖作用,但降糖的强度和西药是无法相比的。所以不能在使用中药后擅自停用或减用西药。正确的方法是,在服用西药的基础上加用中药2~4周后,根据血糖的监测情况考虑是否减少西药的用量。有一些糖尿病患者因为看中医服用中药后,而自行停用西药,导致血糖升高,影响了病情的控制,这是非常可惜的...
中医的脉象都是怎么摸的?
常见的异常脉象 浮脉,是脉动显现部位表浅的一种脉,轻取即得,重按反而变弱。一般情况下,提示病邪在表。脉浮而有力者为表实,浮而无力者为表虚。 沉脉,是脉动显现部位较深的一种脉,轻取不得,重按始见。通常主里证,沉而有力者为里实证,沉而无力者为里虚证。 迟脉,脉来较慢,每分钟60次以下。多主寒证,因寒可使血流速度减慢。迟而有力者为冷积实证,迟而无力者为阳虚证。 数脉,脉来较快,每分钟90次以上,来去急促。多主热证,因热可使血流速度加速,数而有力者为实热证,数而无力者为虚热证。 细脉,又称小脉,脉如细线,软弱少力,但应指...
怎样才能学好中医辨证观了?
临证治疗是自学中医的重要一环,也是检验自学水平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论是师徒式学习,或在中医院校学习,或单独自学,在系统学习中医理论后,都要进行临证学习,这样才能将书本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并在实践中进一步加深对中医理论的理解,不断提高自己的诊疗水平。 理论实践相结合 理论联系实际,从某种意义来说就是学与用的结...
中医的中草药调经
调内分泌的是西医的说法,中医没有此说法。,此方以滋补肾阴破血为主。对于治疗月经不调有一定的作用。
月经不调需要分型,辨证论治,以上药方补血活血,暖宫止痛,总体来讲药性偏温热,而且吴茱萸这味药副作用大,最好不用。
可以调血虚有寒瘀型的月经失调,不会发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