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中医的进
中药剂量
事关中医疗效,然而剂量,又是中医的不传之秘。近年来,当大多数临床中医师还在四平八稳地开着剂量在10-15g间游移的“调理方”时,有这么一群中医师,或名老中医,或民间草根,或大学教授,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大剂量”。山西李可用200g附子治心衰传为佳话,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仝小林以60g黄连、60g石膏有效降糖,京城名医张炳厚用100g黄芪治疗眼睑下垂,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小儿病同成人药量,屡屡显效……
这些敢于突破《药典》、不走常规路线的中医人,并非标新立异,而是确确实实的疗效给了他们十足“底气”。当这样的案例越来越多,这种用法日趋普遍,人们不禁思考:相比“药少而精、效专力宏”的经方原旨,现在临床普遍的小剂量、多味药的处方,是否过于平庸和求全?对当今大剂量用药屡起沉疴的现象,我们该怎样理解和看待?
仅仅把大剂量作为一种学术流派吗?还是寻根溯源,回归本意,将教科书的“经方一两折合3g”更改为10g或15g,普遍加大经方剂量?或者从实验角度出发,研究其量效关系,以求科学证据?11月5日,在中医...
“懂中医的进” 的相关文章
中医里五行具体是什么
阴阳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朴素的辨证唯物的哲学思想。因此,古代医学家借用阴阳五行学说来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的各种现象,并用以指导总结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这就逐渐形成了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的祖国医学理论体系。 五行学说 一、五行学说的概念 五行学说同“阴阳学说”一样,它也是一种哲学概念,是一种认识和分析事物的思想方法。 “五行”,就是自然界中“木、火、土、金、水”这五类物质的运动。 “五行学说”是指这五类物质的运动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相生、相克作为解释事物之间相互关联及运动变化规律...
中医哪位友友知道,益气四神汤的配方,怎么做?
益气四神汤是发源于台湾东部的小吃。因为使用淮山(山药)、莲子、茯苓、芡实为主要材料,这四种食材在中药中称为“四臣子”,而又在闽南语中与“四神”谐音,因此称为四神汤。 四神汤可治残尿感、频尿、排尿疼痛。补脾益气,健胃止泻,适于食欲不振,消化吸收不良,易腹泻或常有泥状软便者,便秘者不宜过量食用。【原材料】猪小肠500克、芡实100克、茯苓50克、山药50克、干品莲子100克、薏仁100克、盐2小匙、米醋30克
【制作过程】
1、 猪小肠放入沸水氽烫,捞起,冲净,剪小段;
2、 ...
中医上何为关格?
关格 一病名。 ①小便不通与呕吐不止并见。小便不通名关,呕吐不已名格。见《伤寒保命集类要·关格病》。《医学心悟》卷三:“更有小便不通,因而吐食者,名曰关格。经云: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本证多系癃闭的严重阶段,见于尿毒症等疾患。 ②大小便不通。大便不通名内关,小便不通名外格。《诸病源候论·关格大小便不通候》:“关格者,大小便不通也。大便不通谓之内关,小便不通谓之外格,二便俱不通为关格也。由阴阳气不和,荣卫不通故也。” ③上则呕吐,下则大小便秘结。《医贯》卷之五:“关格者,粒米不欲食,渴喜茶水饮之,少顷即吐出,复求...
中医真的能治肿瘤吗?
在正常情况下,细胞内存在着与癌症有关的基因,这些基因的正常表达是个体发育、细胞增殖、组织再生等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这些基因只有发生突变时才有致癌作用,变成癌基因。这些具有引起细胞癌变潜能的基因称为原癌基因(proto-oncogenes)。原癌基因属于显性基因,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发生突变,就会引起细胞癌变。正常细胞中虽然存在着原癌基因,但是原癌基因的活动受到严格的精密调控,其编码产物是细胞生长和分化所必需的,不会引起癌变。然而,当原癌基因发生了变化,产生了超出细胞活动所需要的产物,就会引起细胞癌变。原癌基因的这种变化称为原癌...
中医如何定义风湿和类风湿?
风湿 : fēng shī 1.中医病名。中医认为:阴阳失调,百病丛生。属痹症一类,指风和湿两种病邪结合所致的病症。弊病的病因很多,但不外乎外因和内因。《素问·痹论》中精辟地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 症见头痛﹑发热﹑微汗﹑恶风﹑身重﹑小便不利﹑骨节酸痛﹑不能屈伸等。 在目前治疗风湿病比较常用的是雷公藤、马钱子等中药、,如果是风湿的话一般可以治愈不复发,,但是目前在使用雷公藤等药的时候一定注意,因为个别患者胃不好的话,就要注意用药了,比如说饭后服用啊之类的 会对胃伤害减少,或直接采用对胃伤害不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