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型肝炎治疗
戊型肝炎是由一种RNA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肝炎。戊型肝炎病毒在欧美少见,但在远东地区广泛流行;近二成中国人带有戊型肝炎抗体,意味曾受感染。猪和其它动物都可以带戊型肝炎病毒,可能是此病毒的储源。 症状:小童和青少年患病较多。急性戊型肝炎症状和其它急性病毒性肝炎一样,表现为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厌油、恶心呕吐、发热、眼白和皮肤呈现黄色、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等。部份患者为无黄疸型肝炎,甚至毫无症状。 诊断: 急性病毒性肝炎期内,血里会出现IgM戊型肝炎抗体。三~数月后取而代之出现的IgG戊型肝炎抗体,则可保持阳性几年。 戊型肝炎属自限性疾病,休息好,加强营养,即可痊愈。戊型肝炎不会转变为慢性肝炎。少数患者会有胆汁阻塞,眼和皮肤黄色及皮肤痒迟迟不退。但最多半年就也可以复原。一般患者死亡率极低,但孕妇则例外,可有高达20%的死亡率。科学家目前仍未明白孕妇为什么是高危群。 患者起病症状三星期内会将戊型肝炎病毒排入粪便。戊型肝炎是被患者污染的食物、饮水传播。食物传染多由于凉拌菜、贝壳类河海产、熟食被污染后传播。煮菜...
“戊型肝炎治疗” 的相关文章
黄疸型肝炎病因是什么?
黄疸就是胆红素检查,胆红素测定包括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 TBIL(总胆红素) 正常值:2.00-19.00 umol/l 临床上主要用于诊断肝脏疾病和胆道梗阻,当血清总胆红素有很大增高时,人的皮肤、眼睛巩膜、尿液和血清呈现黄色,故称黄疸 <34.2μmol/L为隐性黄疸或亚临床黄疸, 34.2-171μmol/L为轻度黄疸 171-342μmol/L为中度黄疸 >342μmol/L为高度黄疸 黄疸病因: 溶血性黄疸<85.5μmol/L 肝细胞性黄疸17.1-171μmol/L 不完全梗阻性黄疸为171-...
慢性肝炎在什么情况下会传染
慢性肝炎即意味着体内肝炎病毒复制活跃,所以慢性肝炎具有传染性。但是,慢性肝炎的传染性强不强?在临床上慢性肝炎往往迁延不愈,肝功能有异常反应或是反复波动,肝炎病毒指标为阳性,所以慢性肝炎患者病情较强、病毒复制较活跃、传染性强。 慢性肝炎患者传染性强,为了自身的健康及他人所想,江主任建议慢性肝炎患者立即进行治疗,只有控制了慢性肝炎的病情,才能有效的阻断传播。另外,为了有效的预防慢性乙肝的传播,易感染人群接种乙肝疫苗,能阻断乙肝病毒的传播;而预防慢性丙肝的传播,最主要的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注意生活细节。
转氨酶升高 100多点 其他的都正常 什么原因?是肝炎么?
转氨酶升高,引起转氨酶稍高的因由诸多,如感冒、发烧、喝酒、胃肠疾患、休息不好等,不能单一转氨酶稍高就确定为肝炎,暂时不用吃药,调整好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一个月后复查肝功; 2、饮食上多食用菌类食品,如木耳、香菇、蘑菇等,能提高免疫力,鱼类含有丰富的蛋白且易消化,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增加VC含量,不吸烟、不饮酒,减少肝脏负担; 或服用拉米等药物来抵制病毒。3、少食用和不食用油炸、腌制、油腻太大和辛辣带有刺激性的食品,以清淡饮食为宜,不要有心理负担,用宽广的胸怀正视一切。 以上仅供参考,祝你快乐安康!
...
自体免疫性肝炎的诊断与治疗
你好,诊断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要有充分的证据,单纯排他性诊断是不够的。自身免疫性肝炎是自身免疫性肝病的一种,另外还有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两种疾病,诊断不同治疗也有差别,所以明确诊断非常重要。建议做免疫球蛋白分类和自身抗体检测,包括抗核抗体(ANA)、平滑肌抗体(SMA)、肝肾微粒体抗体-1(LKM-1Ab)、可溶性肝抗原抗体(SLA)、抗线粒体抗体-M2(AMA-M2)等,尽快查明病因,针对性的治疗。目前服用的药物不错,甘草酸二胺胶囊可改为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效果会更好。回复专家:山东省立医院-肝病科-石军副...
肝炎有几种类型
肝炎大致有以下四种类型: (1)病毒性肝炎:是由各种病毒引起的一类常见传染病。也就是说患者感染病毒后引起的肝脏炎症称为病毒性肝炎。 药物性肝病:是药物的不良反应引起的肝脏损伤,也称药源性肝病,有急性和慢性两大类,它包括了八个临床类型(即肝细胞损伤型、胆汁淤积型、肝细胞损伤和胆汁淤积混合型、慢性活动肝......
甲 乙 丙 丁 茂 5种
1、酒精性2、病毒性3、代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