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health
我的位置:首页 >> 健康频道 >> 健康知识

总胃痛、是胃癌的表现吗?



朋友,无论如何,必须明白的第一条就是别自己吓自己。其实这种心态就是身体状况的一种反应,有道是“恐伤肾”,你可能元气不是很足了。
现在人胃痛是常事,因为喜食寒凉、不吃早餐(胃经早上7点到9点活跃,也就是最需要食物的时候)、思虑过渡伤脾、如果经常生闷气肝不好也来克脾等等原因导致了胃痛。如果不能及时调治,日积月累才会从功能性变成器质性,也就是中医讲的从气成形了。一般的可能有息肉。 不知道您的年龄有多大?胃痛多久了?如果您的胃不好,估计其他的脏腑也好不到哪里去。因为脾胃是后天气血生化之源。您这种情况就先别谈养胃了,药不可乱服,在注意饮食规律德基础上,建议您进行调理: 脾胃是中土,在您人身中焦,是上、下之关,必须梳理开;所谓祛邪扶正。然后再谈养。如果在北京我可以给您推荐下大夫,如果在外地,也建议您找个地方检查下,先把自己吓自己这条去掉。给你一个自我保养的方法“三元太和”固本培元静养法(能搜到),你试一下,如果有明显反应也可以在网上跟我交流。

...

“总胃痛、是胃癌的表现吗?” 的相关文章

为什么会胃痛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胃脘近心窝处常发生疼痛为主的疾患。历代文献中所称的“心痛”、“心下痛”,多指胃痛而言。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民病胃脘当心而痛。”《医学正传》说:“古方九种心痛……。详其所由,皆在胃脘,而实不在于心。”至于心脏疾患所引起的心痛症,《内经》曾指出:“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在临床上与胃痛是有区别的。胃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个症状,多见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病,胃神经宫能症。也见于胃粘膜脱垂、胃下垂、胰腺炎、胆囊炎及胆石症等病。【病因病机】胃痛发生的常见原因有寒邪客胃、饮食...

胃痛而且又是拉又是吐的,怎么了啊?



你是不是吃坏东西了(一)让胃迅速好起来的六大措施  温馨提示:急性胃炎慎“灌”白开水  急性单纯性胃炎病因简单,治疗起来不复杂,只要按下列措施进行救护,很快恢复正常  (1)去除病因,卧床休息,停止一切对胃有刺激的饮食和药物。酌情短期禁食,然后给予易消化的清淡的少渣的流质饮食,利于胃的休息和损伤的愈合 (2)鼓励饮水,由于呕吐腹泻失水过多,病人在尽可能情况下多饮水,补充丢失水分。以糖盐水为好(白开水中加少量糖和盐而成)。不要饮含糖多的饮料,以免产酸过多加重腹痛。呕吐频繁的病人可在一次呕吐完毕后少量饮水(50毫升左右),多次...

胃痛怎么办?有什么止痛或调养的方法吗?



胃病忌吃“生冷硬”,可以多吃小米粥。 胃病饮食:得了胃病饮食上要注意以下11条原则: 1.少吃油炸食物:因为这类食物不容易消化,会加重消化道负担,多吃会引起消化不良,还会使血脂增高,对健康不利。 2.少吃腌制食物:这些食物中含有较多的盐分及某些可致癌物,不宜多吃。 3.少吃生冷食物刺激性食物:生冷和刺激性强的食物对消化道黏膜具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容易引起腹泻或消化道炎症。 4.规律饮食:研究表明,有规律地进餐,定时定量,可形成条件反射,有助于消化腺的分泌,更利于消化。 5.定时定量:要做到每餐食量适度,每日3餐定时,到了规定...

胃痛应该吃什么药?或者说胃痛是什么引起的?



胃疼 胃疼是指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其发病原因是由于饮食不调,情志刺激,脾阳素虚,感受外寒,胃火和降所致。临床常用有效的偏方、验方主要如下。 [方一] 高良姜30克,粳米50克。先用高良姜加适量的水,在沙罐内煎取药汁;再用药汁和粳米煮粥,空腹食之。1日1次,连服3--7天。 本方适用于胃寒性胃疼。 [方二] 陈皮20克,葱白10茎,香附子15克,生姜6克,鸡肉印克。将鸡肉切成1厘米见方的丁,备用,再将陈皮洗净,香附醋炒,放入砂锅中煎取药汁200毫升,把生姜切成粒,葱切成丝,再把鸡肉,药汁同放入铁锅闷煮。以先武火...

定时的服痛是不是胃痛…



胃疼是一种非特异性症状,常出现在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还有上腹疼不一定是胃,也有可能是肝,膈等。 要作出诊断,还需要你其他的病情。 胃痛是胃部疾病最常见的症状,疼痛的程度、性质、发作时间都可以因为病情的不同而有区别。当胃收缩过于亢进或进食过多时,可在上腹部(心窝部)出现紧张性或压迫性疼痛的感觉;胃下垂或胃扩张时,由于收缩减弱或者消失,可出现沉重或膨胀的感觉;慢性胃炎常常表现为进食后上腹部不适、胀闷或者疼痛;溃疡病时胃痛则表现为周期性的饥饿痛或夜间痛;溃疡穿孔的疼痛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刀割样剧痛。 .治疗胃痛三法 2.受寒...
© 2011 ej38.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09004571号 | 网站地图 | 返回主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