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health
我的位置:首页 >> 健康频道 >> 健康知识

癌是怎么发展的




癌细胞由“叛变”的正常细胞衍生而来,经过很多年才长成肿瘤。“叛变”细胞脱离正轨,自行设定增殖速度,累积到10亿个以上我们才会察觉。癌细胞的增殖速度用倍增时间计算,1个变2个,2个变4个,以此类推。比如,胃癌、肠癌、肝癌、胰腺癌、食道癌的倍增时间平均是33天;乳腺癌倍增时间是40多天。由于癌细胞不断倍增,癌症越往晚期发展得越快。 癌细胞的内外潜藏着自身无法克服和无法排除的逆转因素,这是它的特点,也是它的缺点,造就了它的不稳定性。 科学家指出,癌症细胞在转移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首先要经过数十次变异,然后要克服细胞间粘附作用脱离出来,并改变形状穿过致密的结缔组织。成功逃逸后,癌症细胞将通过微血管进入血液,在那里它还可能遭到白细胞的攻击。 接下来癌细胞将通过微血管进入一个新器官(现被称为“微转移”)。在这里,癌细胞面临着并不友好的环境(称作“微环境”),有些细胞当即死亡,有些分裂数次后死亡,还有一些保持休眠状态,存活率仅为数亿分之一。 存活下来的癌细胞能够再生和定植,成为化验中可发现的“肉眼可见转移”。随着转移的发展,...

“癌是怎么发展的” 的相关文章

诱发原甲状腺癌的因有哪些?



诱发甲状腺癌的原因很多,武警广西总队医院专家介绍:
病因一:遗传因素
约5~10%甲状腺髓样癌有明显的家族史,而且往往合并有嗜铬细胞瘤等闰,推测这类癌的发生可能与染色体遗传因素有关。
病因二:碘和TSH 摄碘过量或缺碘均可使甲状腺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
如瑞士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区的甲状腺癌发病率为2‰较柏林等非流行高出20倍。相反,高碘饮食也易诱发甲状腺癌,冰岛和日本是摄碘量最高的国家,其甲状腺癌的发现率较其他国家高。这可能与TSH刺激甲状腺增生的因素有关。实验证明,长期的TSH刺激能促使甲状腺增生,形成结节和癌变...

(软谔)鳞状细胞癌



主要注意糖尿病,饮食注意: 一、 饮酒问题:由于饮酒可给糖尿病人带来四大危害:1)饮酒干扰体内糖、脂、蛋白质代谢;2)饮酒促进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发展;3)饮酒阻滞降糖药分解与排泄,易引起低血糖;4)饮酒损害胰腺。所以,糖尿病人最好在节日期间不饮酒。  二、 面对丰盛菜肴吃什么? 糖尿病人应选少油少盐且清淡的食品。不可认为大油大肉炒的菜,只吃菜就没关系,其实菜中的油也不少。  三、多吃肉、少吃饭,不科学:有人认为肉是蛋白质,饭是多糖,因此,多吃肉不会引起血糖升高,其实不然,肉到体内也能转变成糖,相反,假如天天进食主食较少...

什么东西能制癌



1、哪些日常化学物质可能诱发癌症? 现在已知诱发癌症的化学物质已有一千多种。包括天然的和人工合成的,日常所见的有。 (1)多环性碳氢化合物 如煤焦油、沥青、粗石蜡、杂酚油、蒽油等,这些物质中含有3,4-苯并芘,是一种重要的致癌物质,烟草中的含量也不少。 (2)染料 如偶氮染料、乙苯胺、联苯胺等,均有较强的致癌作用。 (3)亚硝胺 有自然界存在的数量较少,但通过细菌的作用,在人体内可以合成大量的亚硝胺,是消化系统癌症的重要致癌物质。 (4)霉菌毒素 是某些霉菌的代谢产物,可以致癌,如黄曲霉毒素等。 (5)其它无机物 如砷、铬...

龋齿长期不治疗可导致牙癌是真的吗?



现如今,谁也不会把嘴里长颗虫牙当成什么大事。事实上,龋齿现在的确也已经成了中国“最流行”的疾病之一。我国80%的人患上了龋齿。但要引起警惕的是,它却很可能是导致牙齿长癌的罪魁祸首。   这些年,随着龋齿发病人群的逐渐“庞大”,牙癌(牙龈癌)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在所有的口腔癌中,已位居次席。究其原因,主要是常年对龋齿置之不理,或是有了龋齿也不去修复,结果龋齿面越来越大,逐渐残缺变为残牙所致。这些裸露的牙根,有的还会突出尖锐的棱角,这样,舌头在讲话、吞咽等活动时就会不断与这些裸露的蛀牙根产生摩擦,继而出现创伤,形成溃疡,经久不...

关于甲狀腺癌的一些问题 谢谢你们了



你好,甲状腺癌大约占所有癌症的1%,在地方性结节性甲状腺肿流行区,甲状腺癌特别是低分化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也很高。年龄调查发病率,男性中每年低于3/10万,而女性确要高2~3倍,各种类型的甲状腺癌年龄分布亦异,乳头状腺癌分布最广,可发生于10岁以下儿童至百岁老人,滤泡状癌多见于20~100岁,髓样癌多见于40~80岁,未分化癌多见于40~90岁。甲状腺癌饮食 【宜】(1)宜多吃具有抗甲状腺癌作用的食物:茯苓、山药、香菇、猴头菇、无花果、慈姑、萝卜、菱、杏、魔芋、海参、海带及牛、羊、鹿等动物的靥肉。(2)宜多吃具有增强免疫力...
© 2011 ej38.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09004571号 | 网站地图 | 返回主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