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偏头痛又检查不出什么问题,应该怎么办才能治好头痛呢?
找中医吧神经性头痛、偏头痛中医中药效果很好!针灸更好!还可以按摩一下穴位,如百会穴、太阳穴、印堂穴等。
百会穴取穴方法:
定位此穴道时要让患者采用正坐的姿势,百会穴位于人体头部,头顶正中心,可以通过两耳角直上连线中点,来简易取此穴。(或以两眉头中间向上一横指起,直到后发际正中点。)主治疾病: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头痛、头重脚轻、痔疮、高血压、低血压、宿醉、目眩失眠、焦躁等。此穴为人体督脉经络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是治疗多种疾病的首选穴,医学研究价值很高。太阳穴是人头部的重要穴位,《达摩秘方》中将按揉此穴列为“回春法”,认为常用此法可保持大脑的青春常在,返老还童。当人们长时间连续用脑后,太阳穴往往会出现重压或胀痛的感觉,这就是大脑疲劳的信号。这时施以按摩效果会非常显著。
寻找方法:取穴时,可以采用正坐或仰靠、仰卧姿势,印堂穴位于面部,两眉头连线中点即是。太阳穴的正确位置是由眉梢到耳朵之间大约三分之一的地方,用手触摸最凹陷处就是太阳穴。按摩时首先调整好身体姿势,坐站皆可,但要身体端正,脊背挺直,挺胸收腹,情绪稳定,...
“长期偏头痛又检查不出什么问题,应该怎么办才能治好头痛呢?” 的相关文章
偏头痛怎么办?
(一)外感头痛 1.风寒外袭 (1)治法:疏风散寒,宣通经络。 (2)方剂:川芎茶调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 (3)方药:川芎20g,荆芥20g,薄荷15g,羌活10g,细辛3g,白芷10g,防风10g,甘草10g。共为细末,每次15g,每日2次,清茶调服或作汤剂,每日1剂,分2次服。 (4)备选方:①吴茱萸汤(《伤寒论》)加减:适用于风寒之邪侵犯厥阴经,引起巅顶痛,干呕,吐涎沫,甚则四肢厥冷,苔白,脉弦者。吴茱萸10g,生姜18g,半夏lOg,藁本10g,川芎6g,甘草10g。水煎,每日l剂,分2次服...
偏头痛是怎么引起的
偏头痛是神经内科常见病,女性较男性多见,多表现为一侧头部搏动性痛,严重时可呕吐。头痛有时可持续数日至数十日,非常痛苦。头痛的诱因包括:失眠、睡眠不足、忧郁、工作学习压力大、情绪刺激、女性月经来潮等。有些头痛病人可出现心跳加快、心慌、胸闷、出虚汗、恶心等植物神经失调的症状,也可出现脾气急躁、易激惹等情绪反应。对血管性头痛的治疗,首先要生活规律,注意劳逸结合,保持心态平衡,避免情绪大起大落,药物治疗请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偏头痛是一种由于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引起...
中医对治疗偏头痛能起到几成作用??
“血管神经性头痛”相当于中医的“偏头痛”。是血管神经性头痛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为发作性神经一血管功能障碍.以反复发生的偏侧或双侧头痛为主要表现。其与肝脾肾失调,经络瘀滞有关。在脏腑失调中.肝虚为发病之本。其次,风痰瘀三邪也是本病反复发作的诱发因素之一。 中医将“头痛”分为外感头痛和内伤头痛两种。“血管神经性头痛”相同于内伤头痛.起病较缓慢,痛势较缓,多表现为隐痛、空痛、昏痛,痛势悠悠,遇劳则剧,往往与精神情绪紧张激动有关联.时作时休。多属于虚症.治宜补虚为主。另外.尚有虚中挟实者,如痰浊、瘀血等,瘀血头痛多见刺痛、钝...
有什么好的方法能治疗偏头痛
偏头痛的各种治疗方法 偏头痛,或称血管神经性头痛,是一种由于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引起的发作性头痛。以女性较多,多始于青春期,常有家族史。发作前常有一定诱因,如月经来潮、情绪泼动、疲劳等,发作前可有先兆,如视觉闪光、暗点、偏盲、暂时性失语,半身麻木或运动障碍等,一般先兆症状持续15~20分钟。头痛至周期性发作,每次持续4~48小时,偶可达数天,常见伴随症状有烦躁、恶心、呕吐、畏光、面色苍白等,少数人可有眼肌麻痹,发作时两侧瞳孔可以大小不等,应注意鉴别症状性偏头痛(主要因为脑肿瘤、脑动脉瘤或脑血管畸形所致)。 本病中医又称“偏头风...
、我偏头痛、有时间一阵一阵的、这是为什么?
偏头痛的病因有:
精神心理压力大、情绪抑郁或情绪变化剧烈、快节奏的社会环境、生活工作上的压力、往往使人大脑神经紧张、情绪低落、睡眠不规律、,睡眠不足,饮食不当等等。
建议您需要偏头痛的治疗主要的方法 1. 注意避免诱发因素 2.综合治疗
如果长时间饱受偏头痛的困扰影响了生活与工作 需要到医院 头痛诊疗中心就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