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讲的气血两虚,气滞血瘀,是什么意思?吃什么可以调理?
气血两虚主要是指脾胃虚弱引起;气滞血瘀主要是引起血液不循环的,反正都会浑身无力,容易困乏,吃三七,燕窝,特别是血燕最补,平时可以经常吃些枣子,喝些红糖水!
[妇产科]
“中医讲的气血两虚,气滞血瘀,是什么意思?吃什么可以调理?” 的相关文章
气滞血瘀会导致哪些病症
气滞血瘀是指气滞和血瘀同时存在的病理状态。最为常见的是肝病、妇科病、心脑血管疾病。
气滞血瘀证,是气机郁滞而致血行瘀阻所出现的征候,多由情志不舒,或外邪侵袭引起肝气久郁不解所致。 气滞血瘀会导致:胸胁胀闷,走窜疼痛,急躁易怒,胁下痞块,刺痛拒按,妇女可见月经闭止,或痛经,经色紫暗有块,舌质紫暗或见瘀斑,脉涩。
气滞血瘀证,是气机郁滞而致血行瘀阻所出现的征候,多由情志不舒,或外邪侵袭引起肝气久郁不解所致。 气滞血瘀会导致:胸胁胀闷,走窜疼痛,急躁易怒,胁下痞块,刺痛拒按,妇女可见月经闭止,或痛经,经色紫暗有块,舌质紫暗或见瘀斑,脉涩。
宗气不足是不是会气滞血瘀?
宗气不足是会引起气滞血瘀,但应该加严重二字.
宗气不足者可以针灸,但需是精通针灸的高手级,乃至师级的针灸大家.
其实宗气不足中医有千古名方<补中益气汤>效果显著,市面上也有<补中益气丸>,方便简便.效果也不错!
1《素问·至真要大论》:“是故百病之起,有生于本者,有生于标者,有生于中气者。”宗气,生于肺;也就是肺气不足,一则胸中宗气亏少,呼吸失司;二则卫气不足,卫外不固,易被外邪所袭;三是肺气虚少不能通调水道,布散精气而致水液失调,脏腑周身失养。和中气不足有区别。会易的气滞不会血瘀,针灸也有补泻之功,可以用针灸补法治疗。2中气 ,泛指中焦脾胃之气和脾胃等...
妇科气滞血瘀症中药如何治疗?
柴胡12白芍20川芎6枳壳8香附10炙草8当归头10川朴10白术10茯苓15红花8桃仁15泽兰10丹参15炒栀子10黄芩10
经前五天开始服到来经后停。次月再服。
疏肝理气,活血通经治之.
柴胡10克 制香附10克 元胡10克 当归10克 川芎10克 红花10克 ...
经前五天开始服到来经后停。次月再服。
疏肝理气,活血通经治之.
柴胡10克 制香附10克 元胡10克 当归10克 川芎10克 红花10克 ...
浑身都疼,是不是由血瘀引起的?有什么药方??
首先应问停经史,听经过早本身机体的内分泌会紊乱,调节水平下降,也会引起疼痛另外从脊椎着手,拍片看下是否因为脊髓压迫神经而疼痛。另外我觉得也许与情致有关系,保持心情舒畅,适当的锻炼都有助于改善机体状况,而不能因为疼痛而什么都不做。其次,如果按中医说,你给的资料不全,无法判断是否是血瘀。如果真是血瘀气滞引起的,那么早上可服逍遥丸,晚上服当归丸,但不应该依赖药物,而且不能长期服用,任何药物都该有一定的间隔期,避免毒性蓄积,累及肾脏和肝脏
很有可能是神经官能症...
膈下逐瘀汤和血府逐瘀汤的区别
2方剂都是以桃红四物汤为基础进行加减而组成,出自清代医家王清任之手, 血府逐瘀汤:汤中配有行气开胸和引血下行之药,故宣通胸胁气滞引血下行之力较好,主治胸中瘀阻之症。
隔下逐瘀汤:汤中配有疏肝行气止痛药,故行气止痛的作用较大,主治瘀血结于膈下,两胁及腹部肿胀有结块者
血府逐瘀汤和膈下逐瘀汤都有活血、祛瘀、止痛、散结等的作用。
血府逐瘀汤善治上焦病症,如胸痹、真心痛(心绞痛)等
隔下逐瘀汤善治中下焦病症,如胁肋刺痛,少腹剧痛,妇女痛经等。